:0591-81901322

您现在的位置 > 首页 > 新闻资讯 > 公司新闻

“火”遍傣乡的年轻县级文艺队这样引领民族服装风尚

 

来源: 作者: 发布时间:2019-07-28

 

图为演出团队在耿马自治县孟定镇芒团组进行文艺表演。穆霁妍摄(人民视觉)
核心阅读
“小团队要做出一流影响,一得练好基本功,二要靠扎根民族文化沃土”
“外出演出大家都一起活动,管理说到底靠的是团风,现在的团队像个大家庭,队员们暗自也在比学赶超”
“他们的歌舞来自民间又回馈民间,像傣乡佤寨的山风一样自由自然”
听说要开个小座谈会,团长王峰有点为难:没有专门的会议室,找个合适的场地都难,后面商定在排练室开:200多平方米的排练室,由老法院的审判庭改造而成,几个人围坐,演员们在旁边翻跟斗、压腿练功。
记者眼前都是年轻的脸庞,彬彬有礼,一腾一闪有模有样。他们是“耿马文艺演出团队”,31个人,平均年龄十八九岁,学历多是初中。耿马傣族佤族自治县地处临沧市,毗邻缅甸,“耿马”傣语译为“勐相耿坎”,意思是“随白色神马找到的黄金宝石之地”。
若非亲见,记者难以相信:就是这样一支县级文艺队,创作出火遍傣乡的“泼水舞曲”;引领着当地民族服装的风尚;《马鹿舞》《女创拳》《舞刀少年》等舞蹈屡获省级比赛大奖;整天走村串寨挖掘抢救民族文化。盛夏时节,记者来到耿马,走进这颗文艺新星的世界……
潮起来——
小团队追求一流影响
葱茏的坝子像块翡翠,凤尾竹摇曳,大片玉米等待收获,红色屋顶的傣家楼房点缀其间。车子拐进滚乃村,两个身着红色筒裙的少女骑着电动车迎面而来。“这就是‘琵琶襟’傣装,如今村里年轻人流行穿”,王峰摇下车窗兴奋地说。
王峰是耿马县文化馆馆长,也是县文艺演出团队的团长。1983年出生的他从师范院校毕业后,到孟定镇一所小学任音乐老师。从小喜爱传统文化,他经常编排文艺节目,对民间歌舞熟悉。2013年他调入县文化馆,负责文艺演出团队——当时这支队伍正处于困境。
耿马县副县长唐青华介绍,县文艺演出团队成立于上世纪60年代,历经50多年风雨,一度徘徊不前,2012年只剩下7个演员。在县里的支持下,王峰坚持“出人、出戏、走正路”,带人到处找市场,2016年起每年获得县里100万元扶持。唐青华分析,少数民族地区的基层院团改革需要政府更多支持,才能实现社会效益最大化,“放逐市场可能走向消亡”。
王峰在耿马是“名人”,在许多地方可“刷脸”。他在滚乃村刚一落座,就有人闻讯赶来。这一是他下乡采风、演出多,二是他和他的团队在微信、抖音上挺火——借泼水节的热乎劲,近两年两个“泼水舞曲”,让他蜚声西双版纳和德宏,甚至闻名东南亚。而这两个“小制作”,自编自演投入不足两万,网上点击量却几百万。有网友留言:视频展现了耿马人的文化自信,展示了边疆儿女的幸福感,超级棒!
就是这支县里的小团队,舞得了“阳春白雪”,也跳得好“下里巴人”。团队的《马鹿舞》获得省民族民间歌舞乐展演金奖;《舞刀少年》获云南省群文艺术最高奖“彩云奖”。对一个县级文艺团队来说,这成绩在云南屈指可数。
王峰团队在平时表演中坚持服装的“正统风格”。为此专门跑到博物馆看老照片,衣服怎么裁剪,头饰怎么设计,乃至图案纹饰都有根据。县里的文艺活动加入民族服饰展示,让传统服装秀出来。传统样式融合现代面料和纹饰后,一改许多人“传统服装是大爷大妈穿的”刻板印象,让端庄秀丽的传统审美在耿马活起来。王峰告诉记者,因为经常下乡,团队的着装样式很快就有人模仿,成为“穿在身上的文化”。
他认为:“小团队要做出一流影响,一得练好基本功,二要靠扎根民族文化沃土。”
苦出来——
练就扎实基本功
早上8点半,排练室里雷打不动的练功开始了。男女队员各排成一列,大多数赤着脚,前桥、侧翻、前空翻、踺子后空翻——地板跺得咚咚响,谁的基本功怎么样一望便知。李波练得有些吃力,他进团13年,今年35岁,与十八九岁的弟弟妹妹团员比,“软开度”差些。身为副团长的他却说:“大家的标准是一样的,不坚持练功,和村里的文艺队有啥区别?”
只要不演出,这支队伍每天都坚持在简陋的排练室练功。私下里,王峰几次提醒记者:利用采访多鼓励鼓励队员们。记者知道,他们中没有一个是专业院校毕业,都是村里孩子,大多十五六岁入团,谈不上舞蹈“童子功”,有的还卖过衣服、摆过小摊。
训练他们的杨忠寿老师今年72岁,从临沧歌舞团退休发挥余热来指导。杨老师很传统,挂在嘴边的话是“台上要显贵,台下得受罪”!他认为文艺队里的年轻人别指望挣大钱,目标是要在舞台上赢得喝彩。尽管队员们很努力,杨老师还觉得有遗憾:“半路出家”跳舞,腿好练腰不好练。他说:“近几年演员进步挺大,但离专业目标有距离,我们还在路上。”
耿马夏天热,可文艺队夏练三伏一点不马虎。王峰坦言,县级文艺队还每天都练功的,怕是不多。“有些更高层级的文艺团队,基本功也未必像我们这么扎实”,他说完又问记者:“这么说合不合适?”
王峰上心的除了基本功,还有队员的文化水平。他直言不讳:“队员们多是初中毕业,没有阅读习惯,我就鼓励他们多读书,哪怕读小说也行!”团队为了学习民族文化,自编了傣文教材,印在A4纸上。记者翻看发现,多是傣文生词,有的画着一头牛、一匹马,旁边注明傣文和发音。
白族的杨涛说:因为跳舞,懂得了许多民族传统。佤族的奎孟清去过成都、北京等“大地方”演出,她说网友点赞民族舞蹈,也是跳舞的动力。如今,团队聚集起傣族、佤族、白族、景颇族、拉祜族和汉族的年轻人,去演绎表达传统。
队员们年轻爱玩,文艺队又是开放式的,面对社会上形形色色的诱惑,平时怎么管理?李波告诉记者,队里训练苦,留下来的都是真爱跳舞唱歌的。“外出演出大家都一起活动,管理说到底靠的是团风,现在的团队像个大家庭,队员们暗自也在比学赶超。”李波说。
沉下来——
到民间采风“采到根上”
19岁的引少是个漂亮的傣族姑娘,入团快四年了。她是耿马首届“水姑娘”比赛冠军,也是个“小网红”。以前她玩“快手”,有1万多粉丝;如今转战“抖音”,粉丝也近8000人。她随便放一段自己跳舞的视频,经常有十几万的点击量。和记者聊起这些,引少倒很清醒:网友喜欢的,是我们民族文化!
耿马历史悠久,民族文化资源丰富,有非物质文化遗产100项,文物保护单位23个。耿马和孟定,历史上都是土司府驻地。王峰说,在传统文化保护方面,自己是在和时间赛跑。“一次去走访个老民间艺人,他见面第一句话是,你们怎么才来啊”,王峰对此嘘唏不已。
19岁的傣族团员能底发现,团长带他们下乡采风,都要“采到根上”。能底是滚乃村人,滚乃是个傣族世居村落,傣族习俗沿袭不断,是云南省傣族传统文化保护区之一。村里人路亮介绍,以傣族传统宫廷鼓乐为例,就分为四个曲调,江水调绵延悠长,情歌调节奏欢快。神奇的是,把这些调子谱成曲再演奏出来,“就不是那个味了”。传统民间艺人记谱方式特别,用上了蔬菜水果的名字,如“菠萝鼓”等。“要得到民间真传,得沉下心慢慢来。”王峰说。
文艺队正在排练“女创拳”,相传是一套由女性创造的练兵拳法,有拳术、刀法、棍法。53岁的拳师岩亚介绍,“女创拳”的祖训是,“只准在波乃村里教授拳法,也不是谁都能教,成为师傅条件苛刻”。为学好“女创拳”,王峰带着20多人遍访民间艺人,在村里吃住7天,了解动作要领、历史渊源和传承脉络。公演那天,团里请两个民间师傅到现场观摩,俩人都偷偷流下热泪。
无论是压轴节目“马鹿舞”,还是网友喜闻乐见的“泼水舞曲”,都要“回流”接受检验。王峰团队每年有70多场下乡演出任务,田间地头、坝子广场,横幅一拉,不管有没有舞台,年轻演员们都能“顶得上去”。王峰管这叫“艺术回流”:他们的歌舞来自民间又回馈民间,像傣乡佤寨的山风一样自由自然。唐青华称赞:“团队抓住了耿马文化的根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