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作者: 发布时间:2017-09-29
本报记者 周慧 雄安报道
北京的独立设计品牌,和雄安新区容城县服装品牌,同时出现在县城体育馆的展会上;馆内的大海报和展位,像极了三里屯的时装秀场。
9月24日到26日,第二届白洋淀(雄安·容城)国际服装文化节在雄安新区的容城县举行。上个世纪70年代末,服装产业在容城兴起,有“中国北方服装名城”之称。雄安新区的设立也给服装产业带来了新气象,如服装节主题:“千年雄安,时尚元年”,今年的服装节更国际化和大规模。
当越来越多的资源汇聚雄安,雄安服装产业将会发生哪些裂变?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实地采访多家服装企业老板以及服装节主办方发现,服装产业转型是各方讨论最多也是最迫切的问题。
副县长来自北京服装学院
服装节在容城县体育馆举办,作为县城的主导产业,服装节是县城的盛世嘉年华。从白洋淀火车站到容城县城,随处可见服装节的宣传海报。
按照官方介绍,活动有来自英国、意大利、巴基斯坦、美国、荷兰、俄罗斯等16个国家和地区的青年设计师。另外,活动还包括第七届首都大学生创意集市,该活动首次走出北京、走进雄安,吸引北京市近50所高校参加。
服装节主办方包括北京服装学院(以下简称“北服”),北京服装学院一位老师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北京服装学院的参与,希望给这里带来更多的时尚元素,当地的服装业发展比较粗放,品牌化不够,北服正凭借在时尚设计、文创产业上的优势,争取助力容城服装产业转型。
据介绍,北京服装学院和容城还有诸多深度合作。2015年6月,基于京津冀协同发展的背景,北服正式对接容城。北服容城时尚产业园也在今年6月开园。园区占地20亩,有专门的SHOWROOM、设计服务中心等。
记者还注意到,本次服装节组委会秘书长、容城县副县长陈婧是北京服装学院到容城的挂职干部。
参展的北服学生一夏在北京有自己的工作室,她带来了工作室的服饰、包包和首饰作品。9月24日,她只卖出了一只手链。“900块的手工皮包对于当地人来说,价格略高。”
“多来几次就好,先让大家了解设计和时尚。”一夏介绍,县城体育馆的活动场地,不再是大红地毯,而是时尚和视觉冲击更大的海报作品,希望让当地人耳濡目染感受时尚。
科技也是服装节的关键词。场馆内,有VR体验、智能试穿、3D打印等科技元素。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走访了几家本地服装企业,其中一家本地的西服定制厂商,在活动中卖出了几件西装外套,价格均在千元以上。老板透露,西装都卖给了华润集团的人。华润集团在雄安有布局,消费水平在当地算不错的。
行业洗牌加速
容城发展服装产业近40年。2016年,容城县服装业完成产值256亿元。官方资料称,容城有900多家规模以上服装企业。
现在,容城服装业正处于转型中。保定金森服饰有限公司的负责人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雄安新区设立后,大批大公司进来,令行业洗牌加速,如果服装企业不加快转型,增加附加值,很难留住员工。
40岁的容城商贩老杜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容城当地工厂以服装厂为主,他的妻子在服装厂工作20年,好的时候一年收入能达到8万元,这两年因为积劳成疾,转去了超市工作。“现在服装厂员工以中年人居多,年轻人觉得太累。”
来自山东泰安的一家服装企业老板也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他每年一半时间在容城,现在服装行业不好做,已转做外贸,“一是劳动力成本在增加,二是过去容城人能吃苦,赶工快,但年轻一代都不愿干重活”。
招人难和当地服装产品档次低、生产粗放也有关系。据当地一家新三板挂牌企业澳森制衣招股说明书,目前中国服装行业门槛较低,生产企业众多,且大多数企业规模较小、产品档次和质量较低、营销能力和产品开发能力有限,低水平重复建设严重,中低档产品生产能力过剩。
但另一家做西裤的容城服装企业则很乐观,他们是较早做自主品牌的企业,工人待遇较好,员工流动率相对较低。
9月24日下午,河北副省长,雄安新区管委会主任陈刚出现在服装节。陈刚提到,容城服装要植入创新因子,加速推进产业转型升级。要加强与北京服装学院等科研院所开展产学研合作,搭建政府与高校、高校与企业、企业与科研院所之间的交流合作平台。
容城县2017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也曾提出,要强化与京津高校院所合作,积极引入优质教育资源,力促北京服装学院保定分院在容城落地。